合肥新桥机场规划历史回顾

合肥休闲 03-02 阅读:63 评论:0
合肥新桥机场规划历史回顾

2007年10月15日,国家正式批复迁建合肥骆岗机场,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合肥新桥国标机场建设项目正式获得批准。按照规划,2010年,新桥国际机场完成一期工程,同时,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油、供水、供电、供气、供热、航空公司基地等生产保障设施。合肥新机场正式启用后,骆岗机场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建成后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继北京首都、上海虹桥等机场之后具备国内目前最高飞行区4E等级,可供世界上目前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位于合肥市肥西县高刘镇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场址,距合肥市中心直线距离31.8公里,属江淮分水岭地带,地势起伏不大,场区开阔,净空条件好,附近有合六叶、合淮阜高速公路和312国道以及宁西、淮南、合九铁路通过,与周边机场冲突最小,可满足民用机场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需要。据了解,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本期工程总投资约为43.05亿元。工程按照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的需要设计,货运、航空食品、供油等配套设施按照2015年需要建设;远期到204O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200万人次和58万吨。本期建设规模为:飞行区技术等级4E,建设一条长3400米、宽45米跑道和一条平行滑行道;航站楼面积10.85万平方米;站坪机位27个;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油、供水、供电、供气、供热、航空公司基地等生产保障设施,以及相应的行政办公生活设施。

合肥的1331规划,什么时候实行估计年底就可以出炉。事实上,构建1331新格局并非第一次出现。今年年初,合肥启动了《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发展旅游规划》方案(简称大合肥规划方案)编制工作,由五家设计单位正式开展规划编制。其中,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的方案中,就提到强化城市与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完善和提升都市区空间功能结构,实现1331市域空间战略。最终的大合肥规划方案将各取其长,由五个方案整合而成,目前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预计到今年底完成编制工作。

合肥141战略的背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合肥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田园楔入的风扇型城市布局被规划界誉为合肥模式,成为全国城市三大经典规划模式之一。1992年,全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合肥以环城公园为骨架,特点鲜明的园林城市建设途径得到会议的高度评价,合肥与北京、珠海成为国家首批全国园林城市。合肥提出了建设区域型特大城市的目标。到2030年,合肥市市域人口为1000万,城镇人口为900万;城镇化水平为90%;全市城镇建设用地为900平方公里。

合肥市2009年经济社会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合肥市的常住人口为50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10万。而到2030年,合肥的人口不仅将翻一番,而且九成都将成为城里人,农业人口大大减少。城市范围也在扩张。未来合肥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一核一圈实现五轴的空间拓展。未来的合肥中心城区将不再局限在二环以内,滨湖新区将和现在的主城区组成中心城区,特大城市成为核心。周围的副中心城区和城镇构成一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合肥桑拿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